德国“精英大学”计划第二轮评选结果揭晓。经国际专家委员会,德国科研联盟和德国科学基金会对92项申请进行评审和讨论,“精英大学”计划资助委员会批准资助21所研究生院,20个精英团队和6个精英大学。政府将投入10多亿欧元资助在第二论评选中获此荣誉的28所大学。
“精英大学”计划
“精英大学”计划是德国前联邦科技部长在2005年6月提出的,旨在对优秀高校提供科研资助,打造与国际接轨的德国“精英大学”。这一计划将持续五年。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最终达成一致,以联邦和州共建的形式在2006-2011年共拨款19亿欧元,资助每个研究生院每年100万欧元,每个精英团队每年650万欧元,每所精英大学每年1.3亿欧元。在去年10月的第一轮评选中,政府共投入8.73亿欧元资助了18个研究生院,17个精英团队和3所精英大学。
在“精英大学”计划实施的同时,德国也引入了全成本资助科学研究的计划,也就是说,对于每个获得资助的项目,将额外增加20%的经费,用于支付科研工作的间接成本,比如设备的采购,租金等等。
评选过程
在第二轮“精英大学”计划资助的三个板块中,去年秋季共收到305项申请,其中278项为研究生院和精英团队,27项为精英大学。2007年1月进入最后角逐的有44个研究生院,40个精英团队和8所精英大学。
84个研究生院和精英团队由29个专家组分工负责,国际专家组评审、德国科学基金会(DFG)任命的专家委员会进行审议。共有约320位专家参加了评审,其中20%来自德国,80%来自其他国家。评审以科学质量、交叉学科、国际知名度和地域科研能力为标准。
由德国科学协会任命的战略委员会负责对8所精英大学进行评审,由国际专家在德国本地进行评审。一所大学想要获得精英大学计划的资助,它至少要有一个研究生院和一个精英团队已经获得资助。
由专家委员会和战略委员会成员组成的联合委员会对提案和评审结果进行了研究,相关的资助委员会根据联委会的推荐决定资助对象。
获得资助的研究生院和精英团队中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人文和社会科学尤为突出。
资助名单如下(按大学所在城市名称排序)
研究生院
1、拜罗伊特大学:拜罗伊特国际非洲学研究生院;2、柏林自由大学:穆斯林文化和社会学:统一与多样化;3、柏林自由大学:德里希•施勒格尔文化学院;4、柏林洪堡大学:柏林勃兰登堡学院(再生修复疗法);4、柏林洪堡大学:柏林社会科学研究生院;5、比勒菲尔德大学:比勒菲尔德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生院;6、波恩大学:波恩科隆物理天文研究生院;7、不莱梅大学:不莱梅国际社会科学研究生院;8、达姆斯诺特技术大学:计算机工程研究生院;9、哥廷根大学:哥廷根神经科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生院;10海德堡大学:海德堡数据研究方法研究生院;11、海德堡大学:哈特姆特-霍夫曼•波林国际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研究生院;12、耶纳大学:耶纳微生物通信研究生院;13、基尔大学:综合人文景观研究生院;14、康斯坦茨大学:康斯坦茨生物化学研究生院;15、莱比锡大学:分子纳米材料的建造;16、吕贝克大学:医学和生命科学计算技术研究生院;17、美因茨大学:材料科学研究生院;18、萨尔兰德大学:计算机科学研究生院;19、斯图加特大学:高级制造技术工程研究生院;20、乌尔姆大学:分子医学研究生院。
精英团队:
1、亚琛工业大学:生质能特定燃油;2、柏林自由大学:拓扑学:古文化空间和知识的形成与转换;3、柏林自由大学:情感语言;4、柏林洪堡大学:神经药理学:寻求解决神经系统疾病的更好方法;5、柏林科技大学:催化统一概念;6、比勒菲尔德大学:认知互动技术;7、不莱梅大学:地球系统中的海洋学;8、科隆大学:衰老性疾病中的细胞应激反应;9、达姆斯诺特技术大学:智能转化器:流体边界的理解与设计;10、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功能器件的高级材料分层结构形成工程;11、法兰福克大学:规范性秩序的形成;12、弗莱堡大学:生物信号研究中心-从分析到合成;13、汉堡大学:综合气候变化分析和预测;14、汉诺威大学:量子工程和时空研究中心;15、海德堡大学:全球背景中的亚洲和非洲:文化流的不对称性;16、基尔大学:界面炎症;17、明斯特大学:前现代和现代宗教政治文化;18、萨尔兰德大学:多模式计算和相互作用;19、斯图加特大学:模拟仿真技术;20、图廷根大学:CIN综合神经科学中心。
精英大学
1、亚琛大学;2、柏林自由大学;3、弗莱堡大学;4、哥廷根大学;5、海德堡大学;6、康斯坦茨大学。
(国际合作局外事计划处 罗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