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NSF基因筛选项目瞄准发展中国家维生素缺乏问题

      日期 2008-01-28   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祝魏玮  【 】   【打印】   【关闭

        玉米是全球数十亿人的主要食物之一,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还以此为生。但许多玉米的维生素A含量比较低,儿童和成年人又是需要大量维生素A的人群,以玉米为主要食物,未免会导致维生素A缺乏或引发相关健康问题。

        当前,全球每年有4000万儿童因缺乏必要的维生素A而患上眼疾,有的甚至失明;2.5亿人因为缺乏这种元素面临健康风险,这种情况在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但日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一条经济有效的新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

        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分析法,对玉米的基因标记和遗传品系进行了鉴别,能较容易地找到富含维生素A的玉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玉米的培育和种植。美国农业部、美国农业科学研究院(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和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公共负责人Ed Buckler,和来自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Torbert Rocheford带领的研究组承担了这个问题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支持,有关科研成果也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Buckler说:“这种新方法是通过基因分析找到富含维生素A的玉米品种,从而帮助全球数亿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人们缓解因主食玉米而导致的营养不良等问题。”

        其实早在3年前,NSF就宣布,他们将牵头开展破译玉米基因图谱的科研工程,期望通过破译工程获得的知识用于培育玉米优良品种。

        科学家认为,分析玉米基因组序列十分困难,因为玉米的基因数目大且结构复杂。玉米有5万到6万个基因,分布于25亿个碱基,构成了玉米的10对染色体。人类基因总数则为2.6万个,分布于29亿个碱基中。

        在一块玉米地里,数千只玉米穗之间相互都有差异。“正像每个人因为基因不同而导致生理学特征也各不相同一样,玉米之间的这种基因差异也会导致它们的物理特征包括维生素A含量的不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生命科学部主任助理James Collins解释说:“但是这种物理学特征的差异很微小,而且维生素A含量高的玉米穗相当少,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目视检测无异于大海捞针。”

        但是Buckler和Rocheford领导的团队,使用了基因筛选的办法,在“大海里捞出了这根针”。它们通过给玉米测试基因序列,用一种简便的方法识别出了维生素A含量高的玉米。Buckler表示:“通过这项研究,发展中国家的民众可以简单并经济地获取所需的维生素A。”

        Buckler补充说:“玉米是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和拉丁美洲民众维持生计的主要农作物,而该地区17%~30%的5岁以下儿童缺乏维生素A。正因为玉米是这些地区的主要食物,所以改善他们的维生素A的摄取量应该从这里开始。”

        这种寻找维生素A含量高的玉米的方法更快、更简单,并且成本是传统化学试验的1/1000。他期望玉米作物“维生素工程”得到人们的重视,他们会联合其他国际机构将这一技术在发展中国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