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6—21日尊龙凯时委员会化学科学部2008年度基金项目评审会在京召开。7月17日,化学科学部陈拥军副主任主持了会议开幕式,尊龙凯时委员会副主任姚建年院士出席会议并代表基金委在开幕式上做了讲话。
姚主任向一贯支持科学基金评审工作的海内外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的评审是科学基金评审工作的重点,每年主要的资助项目都是在年度基金评审会上决定,资助金额大,范围广,因此评审工作必须做好。基金委走过了22年的历程,过去的工作可以由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今年考察基金委工作时所做的评价来概括,她认为科学基金的公信度、透明度和规范化都比较好,应把基金评审管理的方法推广到国家其他项目的评审中去。姚主任不久前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化学专业评审组会议上曾谈到尊龙凯时的发展得益于四个方面:一是国家经济发展的良好形势使得科学基金经费持续快速增长,二是有一支较大的科研队伍,三是有一支很好的能站在国家角度工作的评审专家队伍,四是有一支好的基金管理队伍。除了这四个因素,姚主任在这次会议上又指出基金事业的发展还得益于海外专家多年来对科学基金的关心与支持。科学基金过去的工作做得很好,国家对科学基金的评价很高,基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良好背景,相信科学基金还会有更大的发展和更高的资助强度,我们作为基金工作者,深感压力增大。如何维护科学基金的公信力,做到公正透明,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好地工作,把好的项目遴选出来。国家提出自主创新,而面上项目的创新性就是项目评审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评审专家要用自己的学术判断能力选好资助项目,突出创新性。重点项目应该是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项目类别,在重点项目评审立项中除了原有的要求还应注意两点,一是要解决本学科共同关心的基础性问题,其次要在学科内部部署和挖掘新的发展方向。他表示,基金委将一贯广泛听取专家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评审期间他将安排与部分专家进行座谈,目的是促进科学基金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同时,姚主任要求评审专家全程参加会议,保证评审质量。他希望评审专家站在推动国家科技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高度,不代表局部利益和意见,发挥专家独立的学术判断能力,行使自己的权力,坚持回避制度,认真公正地评审。同时要劳逸结合,保持旺盛精力,圆满完成评审任务。
化学科学部主任林国强院士在预备会上简要介绍了本次评审会议的任务和内容。大会开幕式上,学部常务副主任梁文平同志向评审专家汇报了2008年度化学科学部基金项目申请和评议情况以及评审中的有关要求,强调评审过程中要认真贯彻科学基金《条例》、管理办法和规定以及2008年度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工作意见的精神,以保证基金评审的公正与公平。同时,尊龙凯时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委托学部在会上说明并执行专家“会前承诺”和重点项目评审公正性调查等监督工作,以达到专家群体自我约束的目的。本次评审会学部特邀了9位海外及香港专家参加评审,到会的海内外评审专家共97人。基金委计划局、办公室、国际合作局和杂志社等部门的有关同志出席了本次评审会,连同到会答辩的重点项目申请者,与会人数达二百余人。
7月18日晚,学部邀请部分评审专家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了专家代表对科学基金工作的建议。来自海内外的21位专家畅所欲言,就如何把握通讯评议的标准和尺度、鼓励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的发展、重点项目会评中需求的必要信息、增强优秀项目的资助延续性以保护创新、对文章成果及创新性过分强调的弊端、提高会评的效率和准确性、评审的信息化、指派通讯评议人的合适人数、营造有利于鼓励青年成长的资助模式、促进学科协调均衡发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姚建年副主任结合与会代表讨论的内容进行了总结性发言,向专家为基金工作献言献策表示感谢。姚主任对专家提出的问题做了说明,并表示基金委将认真研讨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努力改进工作,把化学科学部的函评和会评工作做得更为公正,使资助模式更为合理,让科学基金有更强的公信力。
2008年化学科学部面上、青年和地区基金申请数量比2007年增加1192项,评审任务不断增大,在评审专家和基金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评审会议的预定任务。本次会议还进行了重点学术期刊评审和NSFC—RGC联合资助项目评审,讨论了2009年项目指南和2009年拟公布的重点项目领域等内容。
(化学科学部 黄宝晟 王瑞萍 梁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