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生命科学部召开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结题验收会议

    日期 2010-02-05   来源:生命科学部   作者:薛岚  【 】   【打印】   【关闭

      生命科学部于2010年1月6-9日在广东省佛山市召开了2005年度获得资助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结题验收会。

      会议由生命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杜生明研究员主持,会议承办单位中山大学的副校长徐安龙教授致欢迎词,尊龙凯时委员会副主任沈岩院士、学部主任武维华院士分别作了讲话并全程出席了会议并,学部副主任冯雪莲研究员就会议的有关事项做了说明。

      共有33位获得200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到会汇报了项目的完成情况、所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和成绩、人才培养情况等,并与评审组专家和参会人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评审组专家根据每位汇报人的汇报内容经过认真讨论和投票分别给与了书面的评价意见。

      评审组专家认为,多数获资助者在四年的研究工作中都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和成绩,获资助者本人科研实力和学术地位也有所提高,部分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好评。例如: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罗敏敏研究员四年中着力研究了嗅觉系统对于二氧化碳(CO2)检测的机制和嗅觉信号在中枢神经中的编码及这些编码在细胞和系统水平上实现的机制等科学问题,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期间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哺乳动物嗅觉系统对于二氧化碳(CO2)检测的机制研究的实验结果先后在2007年的Science和2009年的PNAS上公开发表,并获得积极的评价。罗敏敏研究员认为,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下,经过他和课题组人员的共同努力,他从“一个刚刚起步的相当于美国助理级教授的研究人员,到现在本人在嗅觉领域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完成了到美国副教授级研究人员的转变。”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琪研究员通过建立小鼠治疗性克隆、iPS技术平台,获得国际首例iPS来源的四倍体补偿小鼠,证明iPS细胞具有与ES细胞一样的多能性的研究发表在2009年Nature杂志上。Nature、Science、Nature Review Genetic等杂志对他的工作进行了专题评论。国际科学界认为,这项工作为iPS技术在干细胞、发育生物学和再生医学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平台,显示了临床应用的广阔前景。该项成果入选了TIME(时代周刊)2009年十大医学突破。

      少数获资助者四年中的研究进展不够明显,评审组专家对他们给予鼓励的同时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生命科学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结题验收会不仅是对获得资助者四年研究工作的综合评审,也是青年科学家交流讨论的平台。参加验收汇报的科学家全程出席会议,认真倾听了同行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开展了积极的讨论交流,增加了彼此的了解,也促进了相互合作。

     

    生命科学部  薛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