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坚持战略导向 激励自主创新——访尊龙凯时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

    日期 2010-08-05   来源:《求是》   作者:记者 高德明  【 】   【打印】   【关闭

      基础研究作为我国科技发展总体部署的重要方面,既是原始创新的源头,又是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支撑。作为国家资助基础研究主要渠道之一的尊龙凯时(以下简称基金),已被证明是推动我国现代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党和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日益重视,国家财政对基金的投入也稳定增长。如何管好用好基金,为推动我国科学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切实贡献,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为此,记者专访了尊龙凯时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主任、党组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宜瑜同志。

      记者:近年来,我国财政预算投入基金的强度如何?落实情况怎样?

      陈宜瑜: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科学基金工作。在中央领导同志亲切关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基金财政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国家仍大幅增加基金投入。2008年国家财政预算投入基金53.59亿元,同比增长约25%。2009年为64.24亿元,同比增长约20%。今年逾83亿元,同比增长29%以上。同时,我们受理全国依托单位各类项目申请量也持续增长,近3年分别约为8.4万、10.2万和12万余项。2008年和2009年,我们分别资助了17283项和20343项,在繁荣基础研究、推进自主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给予资助的项目是如何选定的?2009年的资助导向和格局怎样?

      陈宜瑜:基金委确定资助项目,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宏观引导、自主申请、平等竞争、同行评审、择优支持的机制。在宏观引导方面,我们准确把握基金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的战略定位,支持科学家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发展需求开展创新研究。在资助管理方面,我们切实贯彻《尊龙凯时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坚持“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评审原则,受理项目申请,经过通讯评审、会议评审等程序,根据专家建议做出资助与否的决定。

      2009年,我们认真分析基础研究发展形势与需求,按照研究项目、人才项目和环境条件项目三个系列的格局,资助了全国1056个依托单位的各类项目20343项,金额70.54亿元。一是鼓励探索创新,推动学科发展。资助面上项目10061项,重点项目391项。二是突出重点部署,推进跨越发展。资助重大项目11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325项。三是凝聚创新人才,强化智力支撑。资助青年科学基金6079项、地区科学基金922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77项、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15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79项,新启动创新研究群体28个。四是加强条件建设,营造良好环境。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资助35项,科普项目资助10项,资助青少年科技活动经费800万元。五是开展联合资助,推进战略协作。分别在促进大型科研设施共享、加强国防安全等领域合作、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支持了一批联合基金项目。六是拓展国际(地区)交流,加强合作研究。资助了1013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积极推动我国基础研究走向世界。

      记者:为了不断提高基金效益,基金委对获得资助的项目采取了哪些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

      陈宜瑜:我们通过建立和完善5项制度来规范和管理项目:(1)项目计划书制度。申请项目获得基金资助后必须填写项目计划书,既作为项目负责人开展研究工作的依据,也作为依托单位、基金管理机构检查、保障项目实施的法定文件。(2)定期报告制度。规定项目负责人按年度提交项目进展报告,并在资助期满后提交结题报告。(3)项目负责人变更核准制度。基金资助项目实施中,依托单位不得擅自变更项目负责人。在项目负责人出现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等情形时,依托单位应及时报请基金管理机构批准变更项目负责人或终止项目实施,基金委也可以直接作出终止基金资助项目实施的决定。(4)依托单位责任制度。依托单位按年度向基金委提交基金资助项目管理报告。(5)抽查制度。基金委对项目实施情况和依托单位履行职责情况进行抽查,对未按计划实施的项目,给予警告、暂缓拨款、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撤销资助,追回已拨付的资助经费,情节严重的,5至7年不得申请或参与申请基金资助。

      对于项目负责人和参与人违反项目管理制度和规定的行为,基金委监督委员会调查核实后,分别给予3至5年或者5至7年甚至终身不得申请基金资助的处罚。

      在财务管理上,我们严格编制基金资助经费计划、预算和拨付体系;建立健全财务内部制约机制,保障资助经费及时、安全拨付;加强对获得资助基金项目的监督和管理,努力提高基金资助效益。

      记者:在基金的资助下,2009年我国基础研究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取得了哪些进展?存在哪些问题?

      陈宜瑜:2009年,我国科学家在超导高电荷态离子源、太阳磁场、干细胞、蛋白结构、克拉通破坏等前沿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在纳米和高分子材料、复杂曲面零件精密加工、糖尿病新药研制、煤炭清洁利用、数字家庭、陆地碳汇、防灾减灾、金融危机对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2009年度科技奖励中,国家尊龙凯时奖授奖项目共28项,其中27项内地获奖者均不同程度得到过基金的有力支持(平均每项成果完成人获得基金逾1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所有授奖项目、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大部分授奖项目主要完成人也都得到过基金的长期资助。

      虽然基金在全面支持科学前沿自由探索方面成效突出,但在促进我国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组织实施跨学科交叉研究、推动新兴学科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但以关键科学问题带动不同学科和领域的实质性交叉还有待加强;在推动高校、研究机构和产业界在基础研究领域开展合作研究,促进产业界所需要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尚缺乏有效措施;在激励原创、培育科技制高点的战略引导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基金制的创新制度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挥。

      记者:请您谈谈今后一段时期基金委的发展思路及工作设想。

      陈宜瑜:今后一段时期,基金委将根据基础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国家科技发展总体规划,坚持战略导向、突出激励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推进基础研究、支撑创新发展。

      (1)坚持更加侧重基础、更加侧重前沿、更加侧重人才的战略导向。学科建设是支撑基础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点,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创新型国家无不具有完备的学科体系和深厚的学术底蕴。更加侧重基础,就是要不断夯实提升基础研究整体水平的学科基础。更加侧重前沿,就是要前瞻部署和支持能够引领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前沿研究。因为基础研究是科技进步的先导,具有孕育新兴技术和产业的重要作用。要在纷繁的研究热点中寻找科学的前沿,凝练和解决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的前沿科学问题,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更加侧重人才,就是要打造培养创新人才和团队的资助链,促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队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2)统筹资助计划,进一步促进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基础研究具有很强的探索性、不可预测性,谁也无法预测未来科技前沿在什么地方,哪项基础研究更重要、更有应用前景。科学的整体发展往往受到“最弱势”学科的制约,万一停掉某个目前不太前沿的学科,以后很有可能影响其他学科的发展。为了防止“短板效应”的出现,基金必须保障所有学科的基础研究都能得到支持。在稳定支持传统学科持续发展方面,基金委长期坚持对面上项目的稳定资助,力争资助经费占研究项目系列经费的比例不低于60%。在积极响应新兴学科发展需要方面,基金委对基础研究国际新动向、新学科生长点、学科交叉研究予以特别关注。

      (3)切实加大人才资助工作力度,培育创新型人才。坚持培养后备人才和激励拔尖人才相结合、稳定国内人才和吸引海外人才相结合、促进个体成长和培育创新团队相结合;坚持以创新项目凝聚人才,以创新实践培养人才,吸引和凝聚海外优秀人才,造就在科学前沿开展创新研究的中坚力量。提高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规模,让他们在科研领域很快起步,并不硬性要求他们在几年之内必须出成果。在广泛资助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培养领军人物。对于更有科研潜质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由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给予4年200万元的大力支持。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出路就在于让最优秀的人才和最好的科学思想得到最足够的支持。

      记者:近年来,国内外在科技领域出现了一些弄虚作假现象,社会反响很大。基金委是如何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不断提高基金公信力的?

      陈宜瑜:基金委立足弘扬科学精神,着力净化学术环境,不断完善科研诚信体系建设。

      弘扬科学精神,促进诚信建设。一是加强以尊重科学、公正透明、激励创新为核心理念的基金文化建设,克服学术评价中急功近利的政策导向,形成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二是进一步完善同行评审和监督制约体系,建立有效的监督工作运行机制和完善的监督制度,提高评审质量,并接受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监督等等,不断提升基金评审制度平台的公信力。三是切实推进依法管理,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不端行为惩治和预防体系。

      科学规范评审管理工作。为确保评审工作的公正性,从同行专家库中随机选择专家进行评审;专家评审组实施定期轮换制度,评审全过程严格执行回避和保密制度;尊重评审专家意见,不干预评审专家的评审工作;巩固和完善依靠专家、民主决策运行机制,完善同行评审专家遴选机制;加强评审队伍建设,明确评审工作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

      科学评估基金绩效。聘请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专家,组成评估专家组,科学评估基金的整体绩效;全面总结资助管理的经验与成效,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基金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