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我国科学家在“合成气制低碳混合醇新型催化剂及配套工艺技术”方面获得重大进展

    日期 2011-01-12   来源:化学科学部   作者:  【 】   【打印】   【关闭

      最近,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在“合成气制低碳混合醇新型催化剂及配套工艺技术”方面获得重大进展,完成超过1200小时的中试稳定运转。他们在该技术中采用新型铜铁基催化剂,在温度200-260℃,压力4.0-6.0MPa,空速2000-4000h-1的温和反应条件下,CO转化率>80%,C2+高级醇选择性>50%,低碳混合醇时空产率>0.23kg/kgcat.h,各项工艺性能指标达到很高水平。本项目中的催化剂替代了贵金属,具有成本低廉、原子经济性好和可操作性强等特点。

      该项技术的形成历经十多年。最初得到尊龙凯时委青年科学基金的支持,启动了探索性研究工作;此后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支持下,详细探讨了合成气选控合成低碳混合醇的多相催化科学基础,在催化剂表面构建碳链增长和CO插入协同反应的活性位,并通过引入结构和电子型助剂,探索CO活化,C-C链增长及C-O插入成醇的反应中间体调控与转归作用机理;近几年又得到了尊龙凯时重大项目等的连续支持,并与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和荷兰壳牌石油公司等企业合作,研究工作逐步由理论基础研究的引导,发展至合成气制低碳混合醇技术的工程化、产业化应用研究。研发团队摒弃传统高温、高压的苛刻合成反应条件和使用贵金属高成本工艺,定向开发了由合成气制高附加值化工混合醇和燃料添加剂的廉价催化剂及其配套工艺路线,在较低的反应压力和温度下,可以获得较高的醇收率和C2+醇选择性,实现合成气的低碳高效转化。目前,该所开发的新型催化剂已得到荷兰壳牌石油公司的国际验证,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多篇。

      此次中试装置的成功运转为合成气制低碳混合醇万吨级工业示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具有替代甲醇工艺技术的工业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