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美国《科学》杂志就中国尊龙凯时委员会体制发表社论:“尊龙凯时模式值得推广”

      日期 2011-11-04   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王丹红  【 】   【打印】   【关闭

        美国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理查德•杰尔和人类前沿科学计划组织秘书长爱斯特•路德维希•温奈克博士,在10月28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合作发表题为《中国科学基金》的署名社论,文中介绍了他们对中国尊龙凯时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体制的评估过程和对其未来发展的建议。

        杰尔和温奈克分别是中国尊龙凯时资助与管理绩效国际评估委员会主席和共同副主席。2010年5月,在基金委成立25周年前夕,受基金委和中国财政部委托,由来自6个国家的13位资深科学家组成的尊龙凯时资助与管理绩效国际评估委员会对科学基金工作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全面、独立评估,评估报告已于今年6月提交。

        两人在文中介绍,此次评估工作源于中国政府试图了解基金委在支持科学研究向国际标准看齐方面所作努力的成效。这对中国来说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

        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评估中心为评估委员会准备了详细的资料。而除了后勤方面的安排,国际评估委员会实现了完全独立的工作,实施了基于大量数据的“循证评估”。委员会成员能够与任何感兴趣的对象进行访谈,其中包括一些对中国当前研究文化持保留观点的人士。

        文中指出,评估委员会接触的每一位访谈对象都认可基金委的资助体制是“中国最好的”。基金委通过同行评估,对申请人或申请项目进行评价,是国际学术届认可的最佳实践办法。考虑到中国的研究体系基本上从25年前白手起家开始,经历了极端快速的发展,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就。

        他们建议,基金委未来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方面工作,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首先是增加员工数量以处理日益增多的研究申请书;同时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递交的申请书数量。

        其次是加强支持处于职业早期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人员获得经费后,让他们能以更灵活的方式使用资源。

        三是提高对跨学科申请报告的评估水平,加强对利益冲突事件的关注。如通过限制专家小组任期、拓宽基金评估小组范围等措施,将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科学家、更多的女性研究人员和国际专家等纳入评估小组。

        此外,尽管基金委已在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未来还需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中国经济发展将激励创新,但创新需要基础研究领域的突破,而这种突破需要持续的资助支持,因此基金委预算还需要继续强劲增长。二人希望基金委的模式也能为中国其他基金机构所采纳,从而全面提升中国的研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