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龙凯时



    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的调控网络及其分子机制”重大研究计划2012年度学术交流会在合肥召开

      日期 2012-12-18   来源:医学科学部   作者:姜威  【 】   【打印】   【关闭

        尊龙凯时重大研究计划“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的调控网络及其分子机制”2012年度学术交流会近日在安徽合肥召开。本次会议由尊龙凯时委员会医学科学部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承办。基金委医学科学部主任兼专家组组长王红阳院士、董尔丹常务副主任,计划局交叉科学处王岐东处长和医学科学部相关科学处,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长飞副校长、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田志刚教授和专家组成员出席了会议。2010年至2012年重大研究计划获得资助的全体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200余人参加了会议。董尔丹常务副主任主持开幕式,朱长飞副校长致欢迎辞。王红阳主任发表了讲话,她强调了重大研究计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特点。她指出,重大研究计划就是要集中本领域内的一批优秀专家,针对一个有限的国际前沿的科学目标,开展交叉整合集成的研究。希望经过5~8年的稳定支持,我们能够在该领域内有所突破,实现跨越性发展,使我国能够处于该领域的科学前沿,在国际上享有一定话语权。她强调,重大研究计划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中期评估和集成整合。

        随后,医学科学部七处吴镭处长简要介绍了三年来该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受理与资助情况。2010年至2012年,该重大研究计划共资助项目119项,其中重点支持项目12项,培育项目107项,资助经费11870万元。资助项目涉及到近二十种癌症,其中肝(炎)癌和肠(炎)癌的项目最多,均超过30项,以肺(炎)癌、胃(炎)癌、乳腺(炎)癌为研究对象的项目也各超过10项。研究热点包括各种组学技术、免疫细胞、非编码RNA、肿瘤微环境、表观遗传学、系统生物学、干细胞、数学模型等。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林安宁教授和武汉大学舒红兵院士分别做了大会特邀报告。2010年和2011年获得资助的重点支持项目和部分培育项目共52个项目负责人进行了口头汇报。报告结束后,董尔丹常务副主任对会议的交流情况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他指出,“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的调控网络及其分子机制”是基金委医学科学部成立后实施的第一个重大研究计划,从项目实施三年的情况来看,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开局,今后的工作仍要围绕着“炎症”、“肿瘤”、“网络”和“交叉”这四个关键词,把工作做好。最后,他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承办本次会议付出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会前,专家组和管理组首先召开了预备会议。会上,王岐东处长介绍了2013年重大研究计划中期评估工作的安排和“十一五”期间各重大研究计划开展集成整合的经验体会。专家组对明年的中期评估和集成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做了初步的部署。学术交流会期间,专家组认真听取了口头汇报,对各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了书面评议,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学术交流会后,专家组又专门召开了工作会议,对两天的学术交流会进行了总结和讨论,对重大研究计划的整体进展情况进行了评估,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设想。重大研究计划2013年度学术交流会将由厦门大学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