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发表了清华大学医学院祁海教授课题组题为《Follicular T- helper cell recruitment governed by bystander B cells and ICOS-driven motility》的研究论文,祁海课题组首次揭示了ICOS共刺激分子直接控制T淋巴细胞在体内迁移运动的新功能,为理解体液免疫调节提供了新线索。该研究得到了尊龙凯时(项目资助号:81072464 ,81161120405)等的资助下。
体液免疫应答是机体在感染病原后产生保护性抗体的生物学过程,是当前多数保护性疫苗发挥作用的基础。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在体内并不独立工作,而是需要通过与另一种称为CD4型辅助T淋巴细胞的免疫细胞互动而获得信号,并在淋巴组织微环境中成熟后才能行使功能。CD4型辅助T淋巴细胞有功能各不相同的数个亚群。其中,专门促进B细胞免疫应答叫做滤泡性辅助T细胞,这类T细胞的发育机制是当前抗感染免疫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使用多种基因工程小鼠模型,结合经典细胞免疫学手段与双光子在体内实时成像技术,祁海小组的研究显示,经典的T细胞共刺激分子ICOS在体内其实可以直接控制滤泡性辅助T细胞运动能力,直接决定它们在滤泡区组织中的迁移与分布。这些结果不仅对通行的滤泡辅助T细胞亚群分化理论提出了挑战,也为T细胞发育与微环境关系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同时,该研究结果还为将来利用滤泡辅助T细胞改进抗体疫苗、为研究T细胞亚群在炎症中的作用提供了新思路。
祁海教授一直致力于研究免疫应答中的细胞动态与调节,尤其关注对体液免疫保护至关重要的多细胞交互作用机制。继2006年在《科学》揭示B细胞受树突状细胞活化和2008年在《自然》报道SAP分子调控T-B细胞相互作用之后,这一新成果是他对该领域研究的又一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