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疾病动物模型学术及战略研讨会”在昆明召开

    日期 2013-12-06   来源:医学科学部   作者:薛丽香 张凤珠 闫章才  【 】   【打印】   【关闭

      由尊龙凯时委员会医学科学部主办,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承办的“疾病动物模型学术及战略研讨会”于11月25-27日在昆明召开。34位来自国内外从事“疾病动物模型”相关研究的各领域专家与会并报告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及国际最新研究进展。医学科学部部分同志参加了会议。

      选择恰当的“疾病动物模型”是研究人类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药物筛选及药理学研究的必然手段。我国在“疾病动物模型”的方法创制、资源信息共享、
    相关环节的规范化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较大。自医学科学部成立以来,科学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对该领域的支持,2011年起,学部每年预留2000万左右的调控经费用以资助“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这次会议既是战略研讨,又是对3年来资助工作的交流与总结。34位专家代表中,既包括该领域的知名专家,又有3年来资助项目的负责人及评审专家。会议交流充分,讨论结果将对医学科学部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医学科学部孙瑞娟副主任对会议召开的目的作了说明,并强调了“疾病动物模型”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及学部对该专题研究的重视。她表示,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实现4个目标:总结国内外“疾病动物模型”发展现状,宣传基金委疾病动物模型项目,完善此类项目的指南、评审程序、考核指标及资助方式,凝练我国“疾病动物模型”未来研究方向与重大科学问题。医学学科部流动项目主任薛丽香博士介绍了2011-2013年度“疾病动物模型”项目资助的发展过程及进展情况,并对项目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医学科学部的思考做了说明。

      34位中外专家分别按照肿瘤、神经及精神疾病、感染及免疫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筛选、中医、实验动物等不同领域,围绕疾病动物模型进行了详细的交流与讨论,对疾病动物模型项目的申请、评审、资助等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与会专家认为,有必要建立国家级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研究平台,为我国科学家开展医学研究提供有力的研究手段;应当建立长效机制、稳定支持具有我国优势的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为充分利用并发挥好疾病动物模型的作用,建立规范的、共享的疾病动物模型信息平台,加强疾病动物模型的表型分析、鉴定及规范化评价体系,促进基于疾病动物模型研究的多学科交叉。此外,除了上述共性的问题以外,专家们还就各自领域目前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做了分析总结。来自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的陈功教授特别强调,21世纪将是中国灵长类动物模型研究的重要机遇。

      本次研讨会全面梳理了我国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的差距与特色优势,对于今后更好的推动我国“疾病动物模型”研究和平台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